单身一族七夕怎么过?厦门“一人食”餐厅成新选择
单身一族七夕怎么过?一人食“一人食”餐厅成新选择
吃的不是寂寞,是单身自在
昨晚,在“一人食”火锅店内,族夕择不少年轻人正在享用火锅。过厦见习记者 黄涵 摄
海西晨报讯(见习记者 黄涵 记者 钟宝坤)七夕节是门餐小情侣秀恩爱的日子,一顿浪漫晚餐是厅成必不可少的。许多餐厅都瞄准节日消费,新选推出了花样繁多的一人食情侣套餐产品,这已经不是单身新鲜事儿了。值得一提的族夕择是,随着单身群体消费能力的过厦不断提升,目光敏锐的门餐餐饮商家马上跟上,纷纷为“孤独的厅成美食家”们推出“一人食”服务。
近日,新选厦门陆续出现了“一人食”餐厅,一人食这些餐厅主要为单人群体提供用餐环境。精致的空间内,摆放一碗一筷一碟一勺,让单人群体用餐更为舒适,“一个人也要好好吃饭”变得更容易实现了。
“一人食”餐厅悄然兴起
据悉,随着单身群体的不断壮大及年轻群体日益习惯独自用餐,厦门许多商家瞄准商机,纷纷打造“一人食”的餐厅。
昨天是七夕佳节,记者在位于莲景三路的蜗捞火锅店内看到,晚饭点时间,小店内几乎座无虚席。店内为食客设置了一个个隔间,食客的前方和左右都设置了挡板,吃饭时不会互相打扰。
湖里万达也有“一人食”火锅店,记者在店内看到,如果顾客需要服务员的服务,需要按服务灯。隔间内设置了充电设备、单人电磁炉及挂钩,如果食客就餐未结束需离开,只要抬起“我没吃好”的小木板,就可以避免餐食被服务员误收的尴尬。
“独自一人时更愿意选择来这种餐厅,有独立空间,不会被人打扰。”在位于仙岳路的一家“一人食”火锅店里,市民何女士说,在这类一人一隔间的餐厅吃饭更舒适,不需在意他人的眼光。不只是何女士,不少单身“90后”同样倾向于选择有单人套餐的餐厅,甚至是单人单桌的就餐模式。
花心思满足单身群体需求
蜗捞火锅负责人林先生告诉记者,他们希望为单身群体提供独立的不被打扰的环境。“我们按照一人食的分量进行出餐,可以避免食物浪费。目前一人食餐厅在厦门尚未普及,而单身群体独自吃饭的需求逐渐增加,我们正是瞄准了这一商机。”
记者了解到,单身食客一般在寿司、面食、煲仔饭等单品类简餐店铺里消费,多数以吃饱快速为目标,对就餐环境要求不高。但对于以“一人食”为噱头的餐厅来说,食客是奔着轻松、自在的吃饭环境去的,经营者就需要花更多心思了。业内人士分析称,“一人食”餐厅要综合考虑地段租金、菜品结构以及人员成本等因素,成本相对更高。
商家深挖“一人份”商机
事实上,不仅是餐厅,“一人”模式在其他餐饮领域也流行开来。《2018生活消费趋势报告》显示,“单人的自我乐活模式”正引领一场全新生活方式的变革,在此背景下,一人份食品受到商家关注。
《2018京东食力消费趋势年度报告》显示,“一人食”类食品2018年销售额同比增幅超过60%,购买主力是26-35岁人群,今年以来江西、上海、福建、宁夏、黑龙江成为“一人食”食品消费金额增速最快的地区。根据京东超市食品销售数据显示,2018年“一人食类食品”销售额同比增幅超过60%,各种“自热火锅”“自热钵钵鸡”“自热螺蛳粉”等“一人份”食品受到消费者追捧。
线下的实体商场和卖场也纷纷推出针对单身群体的小分量食物。记者走访厦门多家沃尔玛、中闽百汇及菜市场发现,250g的牛肉、500g的大米,以及100g以内的速食产品摆满了货柜。市民张女士表示,自己独居,更喜欢挑选小分量的食物。“现在很多商店都有这种小规格小分量的食物,对我来说很方便,即使价格贵一些,只要质量好,我也可以接受。”
(责任编辑:百科)
-
“撞脸”大牌、降价吆喝 杂牌山寨机直播间骗老人 编辑:汤晓雪 来源: ...[详细]
-
时尚圈搞怪诞的设计已经不算是什么稀奇事了。就在这段时间,ASICS 档案库又有多双亮眼的鞋款曝光,其中,更令大家感到惊讶的,还是要数这双分趾鞋,真的是太怪了。无独有偶,在此之前,时装鞋鞋履设计师品牌E ...[详细]
-
凉山州气象局预报6 月 13 日傍晚到 14 日白天,我州大部地区多云转阴有中雨,部分乡镇有大雨,个别乡镇有暴雨。降雨时,局地可能伴有雷电、阵性大风、冰雹等强对流天气。凉山水文水资源勘测中心预报根据州 ...[详细]
-
把项目建设作为发展“牛鼻子”,以重点项目建设夯实泉州推进全方位高质量发展超越根基。近日,记者从市发改委重点办)获悉,今年全市共安排市重点项目820个,项目总投资12039亿元, ...[详细]
-
发布者:蒙蒙 浏览量:7396发布时间:2022/2/22 15:17:56 近几年乳酸菌饮品逐渐走进人们的生活,从苹果醋饮料到各种酵素,都是采用生物发酵技术开发出的具有丰富 ...[详细]
-
周末,国内浮法玻璃市场交投气氛尚可,企业整体产销尚可,零星价格上涨10-20元/吨不等,而广东、江苏限电依旧严峻,加工厂开工负荷受限,操作多维持刚需。隆众预计短期国内浮法现货市场震荡整理操作。 ...[详细]
-
把项目建设作为发展“牛鼻子”,以重点项目建设夯实泉州推进全方位高质量发展超越根基。近日,记者从市发改委重点办)获悉,今年全市共安排市重点项目820个,项目总投资12039亿元, ...[详细]
-
肇庆迁移农田杆线提升宜机化水平,助力粮食生产_南方+_南方plus粮食安全乃“国之大者”。农田线杆杂乱不仅影响村容村貌,还严重影响粮食生产,一直是许多地方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顽疾”,也是农民群众的“心 ...[详细]
-
本报讯记者 蔡紫旻 通讯员 曾开灶)21日零时是泉州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综合试点的标准时点。昨日,市统计局、鲤城区统计局与清正社区组成普查指导员与普查员队伍来到居民家中,进行人口普查登记,标志着泉州市 ...[详细]
-
河南五年完成交通基础设施投资2430亿元 一半投向贫困地区发布时间:2018-03-22 11:30 来源:豫都网 我要投稿[摘要]河南日报记者宋敏 1月10日,记者从全省交通运输工作会议上获悉,党的 ...[详细]